發布日期:2013-12-17
玻璃行業的高產能帶來了產能過剩。玻璃行業進入供大于求的被動局面,去庫存化成了玻璃行業當前最重要的手段。
隨著我國中東部地區的大規模發展與建設,玻璃企業在這一地區形成相當規模。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廣東的玻璃生產企業已具有行業代表性。
在生產企業的布局、玻璃產業的工藝與裝備、玻璃的品種和質量、玻璃行業的能源消耗、環境保護、安全、衛生和社會責任、監督管理等方面做了嚴格的規定,提高了玻璃行業的準入門檻,控制了玻璃行業的產量及規模。
對于玻璃企業來說,生產線的投入成本較高。一條好的玻璃生產線花費非常高。普通生產線一般使用壽命為七到八年,好的生產線可達十到十五年。一般來說,生產線一旦投產就如開弓之箭,無法像其他行業一樣可以通過任意停產、開工來控制產量和庫存,必須24小時進行生產。
近年來,我國玻璃工業發展迅速,質量明顯提高,品種顯著增加,玻璃產量快速增長。去年國家對房地產實行了新的調控政策,整個建筑市場需求量大幅減少,玻璃行業由此進入了衰退期。
玻璃行業為高耗能、高排放行業,對一些加工設備如磨粉機、破碎機、制砂機等機械的要求也相當高,市場上現在需要的都是節能環保型的產品。
為響應玻璃行業“十二五”規劃與行業發展,規范投資行為,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,促進行業結構調整,實現協調和可持續發展。